本篇文章是 2019 it 鐵人賽的 Day 12,我跟我的隊友們 ,會在30天內每人每天完成一篇 it 相關的文章。你現在看到的是 Hello, World! 線上課程學程式?你應該要知道的 30 件事 主題系列文章,歡迎訂閱。
在〈社群對線上課程的重要性?5 種建立學習社群的方式〉一文中,我提到了一些社群機制對學習成效的正面影響。但有些人可能會好奇?線上課程不就隨時買隨時上?哪裡來的「同學」和「班級」?在許多人的線上課程經驗中是不存在「同學」的概念。
在今天的文章裡,我們會來談談程式學習線上課程的「班級」制度。
最直覺也最常見的方式是自行規劃進度(Self-paced),也就是學生買課之後就銀貨兩訖,會得到完整的課程,可以按照建議的進度或是自行規劃進度來上課。這種狀況最常見的一個情形就是,買課但沒上課。即使有建議的進度,每個學生的時間規劃安排不一定能配合,經常就不了了之。Udemy 上也有不少適合程式新手入門的課程,我買了還是沒打開。
但自行規劃速度的優點,適合自制力極高的學習者,甚至可以超前進度學習。
不過要注意,許多初學者因為目標是轉職,總覺得要越快越好,面對進度班級制,總覺得太慢,巴不得可以報名三天就學完然後轉職成功的班。但在我接觸過的學生狀況裡,學不完的比真的能超車的,還是來的許多。一週建議10-15小時學習時間的課程,認真的學生會利用多餘的時間優化作業,查找資料,精進自己的學習,而不是被動等待餵養。而且就算真的填鴨式地餵養,下場多半還是無法吸收而造成不段落後。
班級進度制的意思是,學生所參與的班級有固定與開始的結束日期,在課程中的內容可能也會有規劃好的進度,像是過往在學校裡,在幾週的學期中,每週分別要完成哪些主題和作業,而且也會有同樣一批跟你一起開課的「同學」。
你可能會好奇,同樣都有建議的學習規劃,為什麼 self-paced 行不通,班級進度制就比較好?
答案就是在「班級和同學」,有固定的開始和結束時間,至少能確保所有人有表訂的開始與結束時間,因此針對班級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(線上工作坊、助教時間等等),甚至可以根據進度規定每場活動要討論的主題、替作業設計死線等等。而且一群人學,比一個人學要有趣多了。在課程的規劃上,也可以透過設計作業觀摩等機制來增加互動,並創造學習的樂趣。關於社群的優勢以及如何設計機制,同樣可以參考這篇〈社群對線上課程的重要性?5 種建立學習社群的方式〉。
Coursera 在經過數年的數據分析和觀察,發現參與改成班級進度制的學生,完課的機率提高 60%,同時互動留言的比例也提高 40%。在 2016 年開始,他們全面把課程改成有固定的開始與結束時間,他們稱為 session ,中文類似的概念是學期。(參考文章)
總結一下,班級制適合多數的學習者,結合班級和進度的優點,若再加上用心設計的課程,可以透過不同機制與動力提升學生的黏著度,進而提高上課率與學習成效。
但班級進度制就是萬靈丹嗎?倒也不一定。我也遇過一些把進度班級制的內容當成是 self-paced 的課程在讀的學生,真的最後有靠著自己的規劃和速度順利讀完的,有,但屈指可數。
老話一句,沒有毅力,選什麼都是廢。
公主脖子上掛大餅的故事聽過嗎?從小被照顧得好好的懶公主,茶來張口飯來伸手,有天她老爸要出遠門,怕她餓著了,因此掛了一圈大餅在公主的脖子上,這樣他就不會沒東西吃。結果一趟遠門回家後,公主還是餓死了,因為懶得把脖子上的大餅轉圈。
同樣的情境上在學習也是一樣,機制做得再好再充足,學習者沒有自己啟動那關鍵的學習第一步,還是白搭。
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主動替自己找食物的人,別變成掛了大餅還是餓死的公主。
大餅應該是甜甜圈放大10倍的版本吧?